中等職業學校、技術學校 | |||
深圳第一技工學校 | 深圳高級技工學校 | 哈爾濱輕工學校 | 南京市莫愁職業高級中學 |
石家莊工程技術學校 | 沈陽裝備學校 | 朝陽工程技術學校 | 大連鐵路衛生學校 |
遼寧省城市建筑學校 | 沈陽鐵路機械學校 | 大連電子學校 | 南京市江寧職業技術教育中心 |
四川江安縣職業技術學校 | 陜西彬縣職教中心 | 重慶巫山技工學校 | 云南祿豐高級職業中學 |
江蘇靖江中等專業學校 | 遼寧煤炭技師學校 | 唐山市建筑工程中等專業學校 | 兗州高級技工學校 |
保定市職業技術教育中心 | 寧夏水利電力工程學校 |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工貿學校 | 蕭山第三職業中學 |
鄭州水利學校 | 河南工程技術學校 | 農八師中等職業教育中心 | 甘肅煤炭工業學校 |
江蘇省如皋中等專業學校 | 長春市機械工業學校 | 云南省玉溪工業財貿學校 | 江蘇省武進職業教育中心 |
云南建設學校 | 內蒙古巴彥淖爾職業技術學校 | 武漢交通學校 | 湖北鐘祥職業高中 |
青海省重工職業技術學校 | 福州建筑職業中專學校 | 廈門電子職業中專學校 | 天津濱海新區塘沽第一職業中等專業學校 |
廣西柳州市第一職業學校 | 廣西城市建設學校 | 上海電子學校 | 上海環境學校 |
四川瀘州江陽職業高級中學 | 福建化工學校 | 江西南康市職業中等專業學校 | 宜賓市珙縣職業高級中學 |
宜賓商業職業中等專業學校 | 重慶市龍門浩職業高級中學 | 重慶工商學校 | 重慶市工業學校 |
重慶市永川職教中心 | 四川筠連縣城南職教中心 | 四川省開江縣職業中學 | 重慶市北培職業教育中心 |
重慶市黔江區民族職業教育中心 | 河南省孟州市職業中等專業學校 | 南京高淳人社局 | 河北涉縣職業技術教育中心 |
大連市建設學校 | 沈陽汽車工程學校 | 撫順市建筑工業學校 | 山西省城鄉建設學校 |
山東省濱州市博興縣職業中專 | 首鋼技師學院 | 北京一輕高級技術學校 | 深圳市第一職業技術學校 |
廣州市海珠商務職業學校校本部 | 杭州蕭山技工學校 | 浙江三門縣職業中等專業學校 | 紹興縣職業教育中心 |
浙江省建筑安裝技術學校 | 杭州市江干高級職業學校 | 朝陽農業學校 | 遼寧工貿學校 |
江蘇省如皋市職業高級中學 | 南京工程高等職業學校 | 甘肅煤炭工業學校 | 青海省工業職業技術學校 |
青海省樂都縣職業技術學校 | 江西南康市職業中等專業學校 | 山東膠州市城市職業教育中心 | 福建漳州第一職業中專 |
福建省永泰城鄉建設職業中專 |
校企合作結碩果
——西安工程技師學院項目通過專家評審
基于三維可視化控制技術與工作過程的實習仿真軟件(簡稱虛擬仿真實習軟件),屬陜西省工商高級技工學校(即西安工程技師學院)“國家中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示范學校建設計劃”中有關人才培養模式與課程體系改革計劃子課題,由西安工程技師學院與大連通科應用技術有限公司歷經一年八個月合作研制而成。
項目以教育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頒布的有關專業、課程標準為指導,以《職業教育數字校園建設規范》為標準,針對實習教學中所存在的“成本高、危險大、污染重”以及“難進去、難看見、難動作、難再現”等問題,利用三維可視化技術開發基于職場環境與工作過程的虛擬仿真實訓軟件。
項目成果涉及模具制造、電機電器裝配與維修、電氣自動化設備安裝與維修、焊接加工等專業共九個子項目,產生如下九個軟件成果:
1、維修電工仿真實訓軟件。
2、機床電氣線路仿真實訓軟件。
3、電梯安裝仿真實訓軟件。
4、機械維修仿真實訓軟件。
5、液壓氣動仿真實訓軟件。
6、焊接工藝仿真實習軟件。
7、模具加工仿真實訓軟件。
8、建筑施工工藝仿真實訓軟件。
9、工程測量與識圖軟件。
該項目以就業為導向,以技能訓練為核心,所有的內容圍繞實訓項目而展開,體現了職業性與技能性;
該項目注重工作職場的展示,絕大部分職業活動在三維職場中進行,體現了情境性與真實性;
該項目以行動為導向,注重工藝、規范、工作過程,養成性技能訓練,體現了過程性與養成性;
該項目以學生自主訓練為主體,教師的主導作用全部體現在軟件的教學設計、教學策略中,體現了交互性與主體性;
該項目注重工具、材料的使用,每項操作都列有詳細的操作進程與操作提示,學習效果可以及時反饋、查詢,體現了易用性、智能性 。
該項目在注重對項目的交互性操作同時,對解決現場認識性的漫游、系統操作過程的演示、公平性評價的考核均予以了充分的重視與表現,體現了軟件的完備性、資源性。
查新結果表明,作為項目成果的電梯安裝仿真實訓軟件、機械維修仿真實訓軟件、焊接工藝仿真實習軟件、機床電氣線路(車、鉆、模、銑)仿真實訓軟件為國內首創,填補了有關專業仿真實訓軟件的空白。
2014年1月12日上午,該項目評審會在西安工程技師學院召開。評審會由國家教育技術領域的一級協會——中國教育技術協會主持。項目組教師與技術支持單位大連通科應用技術有限公司的領導、老師及主要技術人員參加了評審會。劉延申教授等來自全國7名專家、教授參加了評審會。會上,項目組長徐明院長作了研制報告,9個仿真實訓軟件做了現場回報與演示,并回答了專家的質詢。
之后,測試組根據項目技術指標,在學院快速制造中心數據處理室,對9個軟件進行了應用運行測試,結論如下:
1.系統安裝便捷,運行工作正常。
2.項目包括九個軟件,98個一級模塊, 720個鏈接點,5000余個文件,約500萬字文稿、腳本。內容豐富,緊貼生產實際,注重生產、施工環境;軟件結構設計合理,可操作性強,可供學習者自主學習。
3.軟件主要基于三維可視化控制技術,注重將生產實訓納入職場環境,符合職業教育特點,具有很好的情境性;內容來源于職業(工種)典型的生產現場、注重操作過程的規范性訓練,提供了圖紙、生產工藝、行業規范、工具設備的使用、安全生產等實習、實訓資源。
4.軟件采用全三維編程技術、固定場景下的三維動畫與二維編程技術相結合,使數據有效壓縮,九個軟件限制在5GB以內。經測試,軟件的響應時間最多不超過3秒,運行速度達到要求。
5.系統交互性強,操作簡單方便,使用靈活可靠。軟件媒體手段豐富,運用合理。
最后,專家組對西安工程技師學院、大連通科應用技術有限公司共同研制的“基于三維可視化控制技術與工作過程的實習仿真軟件”項目提出以下評審意見:
部分評審專家在工作
1.實訓軟件圍繞該學院專業人才培養的需要,教學目標清晰、定位準確,實用性強,對一體化課程的教學改革、提高技能型人才培養質量具有明顯的推動作用,實現了“西安工程技師學院國家中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示范學校建設計劃”項目中有關人才培養模式與課程體系改革計劃建設目標。
2.實訓軟件以技能訓練為重點,面向生產活動,任務明確,操作步驟清晰、規范,教學重難點問題解決效果突出,教學策略得當,有利于激發學生自主學習和主動學習,有利于提高教學質量。
3.實訓軟件基于三維可視化控制技術,在虛擬職場環境中開展教學,技術運用合理、先進,軟件運行方便、靈活、穩定;交互操作簡便、快捷,實現了項目建設目標,符合職業院校數字化校園建設規范的技術標準。
評審會現場
4.該項目的研制報告、概要設計、用戶手冊等文件完整、齊全,內容表述準確,術語規范。
專家組一致認為,該項研究成果是國家中等職業教育示范校建設課程改革的成功案例,也是該學院示范校建設的標志性成果。九個實訓軟件的投入應用不僅將形成虛擬實訓與實操實訓互補的新格局,也為我國中等職業院校專業群“虛擬仿真實訓基地”建設提供了良好的開端與成功經驗,在國內中等職業教育中處于領先水平,具有廣泛的推廣價值。
項目的技術支持單位——大連通科應用技術有限公司,是國內著名高校教學名師、海外學子創辦的專注虛擬仿真在實踐教學領域中應用的軟件企業,具有20余年該領域的從業經驗,也是我國教育部、人社部多個行業標準的起草者。在參加的包括國家重點科技攻關在內的科技部、教育部、人社部、省政府、高等教育出版社、院校等眾多數字化教學資源的建設中,做出了出色的成績,獲得了眾多的獎項,贏得了客戶的贊譽。十余年專注基于職場環境與工作過程的虛擬仿真實訓技術研究與應用,形成了一整套的設計方案與教學設計思想,并上升成為教育部職業院校數字化校園建設規范的一部分。自2012年簽約以來,企業集中精力與合作方密切合作,八次派出專家、指導教師赴校,與專業教師共同商討設計方案、技術路線,并在全國聘請了有關專家家共同參與,經過雙方的共同努力,出色地完成了該項目。通科仿真愿意全國院校真誠合作,為倡導綠色實訓、實現教學的信息化、現代化貢獻力量!
課題組與專家合影